2013年4月14日 星期日

閱讀的目的是甚麼-兼論

閱讀的目的是甚麼-兼論網站規劃
劉家銘
       之後打算先以整理以前的歷史專書與論文為主,說實在的這些東西就好像三國曹操攻打定軍山進退不得時,楊修說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現在歷史系學生往往會被老師要求讀一些相關的研究,結果蒐集一堆研究資料,說實在的對往後的人生也沒有甚麼幫助。最可惜的是,往往史記的課往往被要求去讀一大堆研究史記的論文,結果一年下來史記看不到十頁。
        所以為了幫助我自己以及對歷史有興趣的愛好者,打算把這些相關主要研究,用簡短的篇幅讓大家稍微了解一下就好,畢竟人生有限,現在我認為這些研究應該是要對人生有所幫助才對,如果沒有幫助的,就不值得多太多精力在上面,如有是有價值,也必須懂得利用這些資料,來改善自己、家庭的生活,甚至是大範圍的社會與國家。

       舉例來說,以前上人生哲學的老師跟我們說過,他如果遇到和家人有衝突時,他就會把十三經看過一遍,然後看用甚麼觀念與方法來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這應該像是古人所謂的通經致用吧。
如果你有個人的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佛教與道教,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這才是正確的信仰方式。而不是像現在有些宗教詐騙的事件,用曲解的方式來教導人,要人花錢消災,甚至是騙財騙色的情形。

       所以我現在認為,人是可以靠自己改變自己的,只要你往正確的方向學習,你自己卻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像我很愛看的一部漫畫《家栽之人》,他裡面提到很多關於親子教養的問題,很值得目前有這方面困擾的人來看。
如果你對人生意義有所疑惑,不要先從走向出世的方式,例如出家與進入修道院,不妨看托爾斯泰所寫的幾部小說,如《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他的作品深刻在於他一生就是在探討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是財富、與地位嗎?
        讀完他的作品,我的想法是他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與你一生中相關的人有友好的關係,不管在人際關係、婚姻、與工作上,人不該用物質來衡量成功與否,而應該是以在這些方面是否改善了其他人的生活,如果是的話,那你的一生就是有意義的。只有人願意改變生活的重心之後,才能找回人的價值,不然人一輩子只成為物質的奴隸而已。
 
 
 
學歷史的大用:呂世浩(Shih-Hao Lu) at TEDxTaipei 20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下您的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