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銘
一、
作者研究
1.
作者研究
作者為彼得·柏克(Peter
Burke),其著作包括:《1420至1540年間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與社會》、《近代歐洲的通俗文化》、《社會學與歷史學》、《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製作路易十四》、《大眾傳播媒體的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網際網路》等書。
作者在這一部作品中,並不脫離以往的研究範圍,因為他的研究主題涉及到年鑑學派,所以他熟悉年鑑學派的理論。我們知道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1902-1985)曾經提出「系列史」的觀點,在其《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 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三冊中提到,推動歷史是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研究者必須由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結構進行考察,就必須借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所以要了解15到18世紀的物質文明,要考察其經濟結構,就必須利用經濟學的方法。[1]
本書作者應用了知識社會學的觀念,認為知識的形成受到時代風氣與社會的影響,我們可以知道作者除了受到布勞岱爾理念的影響之外,他本身也對知識歷史的研究有深刻的理解,不再用以往角度,去研究歷史上著名的學者他們的理論和觀念如何影響歷史發展,除了個人的因素之外,他會去注意到時代對知識的歷史的發展也有直接的影響,這是作者特殊的見解。
2.
寫作目的
本書的主旨,是要探討在長時間的歷史中,社會的因素如何影響知識體系的形成,相反的,掌握知識體系的人又如何影響社會。
作者介紹了知識社會史這一學科的發展,作者提到德國社會學家Max Scheler 和Karl Mannheim,主張每個人的想法有其時代與社會背景,這一背景會影響作者的思考方式。[2] 隨著知識社會學的發展,作者提到後期的學者從研究知識的取得與傳播,到研究知識是如何的被製造的,以及重視圖書館的作用等等。
此外,作者除了探討學術性知識的建構,也提及學術菁英和另類知識之間的競爭和交流。
二、
內容介紹
1.
學術機構的建立
作者提到十八世紀有許多學術機構建立,大學對知識的壟斷受到挑戰,以及專業的研究機構興起,受到啟蒙運動影響,知識階級比以往更參與經濟、社會和政治的改革。[3] 在此之前的文藝復興時期,受到人文主義學者研究古典的風氣影響,在大學中也出現學習希臘文、拉丁文,研究古典的風氣,在強調個性解放的同時,也開始對教會《聖經》的權威提出質疑,而開始重譯《聖經》的工作,我們可以得知當時的學者以重視人的獨立思考能力。
此外,當時的學生需學習七藝,即文法、修辭、邏輯、幾何、算術、音樂與天文學,張淑琴 老師有說過,當時的教學方式是 老師以自己的手抄本書籍,在講台上向學生朗讀,學生自行抄寫並與老師討論,當時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空間和強調自由討論的風氣,說明了教會的宗教思想不在能完全影響學術研究。
此外,當時的學生需學習七藝,即文法、修辭、邏輯、幾何、算術、音樂與天文學,
另外,在宗教改革的時候,作者提到宗教改革之中,有關於宗教知識的辯論。路德等人主張俗界應該分享宗教知識。在義大利、英國等地,改革法律者主張將法律亦為本國語言,有一些學術性團體也將其知識公開。[4]宗教改革者的要求宗教知識的普遍化,社會改革者要求知識的普遍化,使得知識被公開,減少被特定團體所獨佔的情形。
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們可以從從牛頓和弗拉姆斯在學術上的衝突就可以瞭解此段文字的含意。
當時的背景是,牛頓時弗拉姆斯幾乎以一己之力創設格林威治天文台,辛勤的觀測得到許多豐富成果,但牛頓為了創作有關月球運動的理論,向弗拉姆斯要求觀測資料,後來自己研究過程不順利,反而認為弗拉姆斯私藏資料,所以取得皇室支持,強迫其出版觀測成果,並且另外建造天文台挑戰弗氏地位。[6]
年頓以自己在學術界上崇高地位,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當作是自己的工具,例如牛頓大量使用虎克有關光學的研究,但是後人叫知道年頓的研究[7]。在《原理》一書中,有十五處引用弗拉姆斯的研究成果,但是牛頓只間接承認利用格林威治天文台觀測成果。[8]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專業機構形成反而壟斷知識,因為十八世紀對於科學革命的過份重視,使科學知識成為另一種不可挑戰的權威,當時沒有在學校與研究單位形成制度,確定著作財產權的規定,以及科學對知識界與產業界的壟斷,掌握進步知識就代表國家的富強、工業技術的進步,而演變成今日對於著作財產權動輒得咎的奇怪現象。所以我基本上還是支持古希臘羅馬與中世紀時的觀點,知識是由神所給予,人不能加以壟斷。
2. 知識與權力的關係
作者提到中央王權時,統治集團如果無法親自視察領地,就必須藉由報告形式,來瞭解國內的土地、施政、經濟、與宗教的情形,能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有效的統治。但是政府有時需公開資訊,當人民對有關法律和政府規定不甚明白而無所適從時,政府需加以公告。[9]
此外,作者試圖說明權力與知識互相支持,他以帝國印度為例,有學者認為英國利用印度語言或法律的知識而更有效率的加強對印度的控制。[10]當十六世紀地理大發現時,西方帝國利用其軍事武力對外佔領殖民地,當時只是單純的掠奪殖民地的原料。
到了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新帝國主義國家向外尋求原料供應地與銷售市場,殖民者為了要控制殖民地的人,會採取各種不同的手段。但是大體來說,都會美化自己的侵略行為,強調自己是傳播西方文明,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水準,對殖民地的統治也不像以往只採用軍事手段,新殖民者會利用不平等的法律與政治制度來對待被殖民者。
到了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新帝國主義國家向外尋求原料供應地與銷售市場,殖民者為了要控制殖民地的人,會採取各種不同的手段。但是大體來說,都會美化自己的侵略行為,強調自己是傳播西方文明,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水準,對殖民地的統治也不像以往只採用軍事手段,新殖民者會利用不平等的法律與政治制度來對待被殖民者。
但是隨著被統治者的成長,被統治者也會用所得到的知識對抗統治者,如台灣在日治時期所出現的文化協會與地方自治請願運動等,台灣人用日本人教授的知識要求被殖民者的自治權益。用統治者帶來的知識來對抗統治者,所以被統者對於知識的學習並不排斥。
3.
著作財產權觀念的變化
作者提到,在中世紀時對於知識的看法是上帝所賦予的。到了十三世紀時,傳統上認為知識是由天主所贈,所以不可以出售的傳統觀念受到質疑。新的觀點是教師工作應該的到酬勞。十四世紀時,佩脫拉克指責是書籍為商品的人。在文藝復興時,人文學者經常互相指控對方偷竊,而說自己不過做創造性的模仿。[11]
如果我們從作者「知識體系受到時代的影響」,是不是也可以說一項知識與藝術作品的形成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很多學術工作也是由前人的研究成果為出發點,進一步去做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說,真正的智慧、知識、與藝術作品必須受到保護,並且被公開分享與傳播,而不是該由少數人所擁有。
但是以我們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來說,可以獲利的商品就被列為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範圍,簡單來說就是流行小說被政府、法律所保護,我認為流行文化作品應該被市場的機制所淘汰,透過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動,使生產者必須針對環境來做調整。
三、
評論
1.
本書章節安排
作者的章節安排,第一章是有關社會學與知識的歷史;第二章是歐洲以知識為職業的興起階級;第三章是談到建立知識的機構;第四章是設置知識,如圖書館位置與地理學;第五章是圖書館和百科全書如何將知識分類;第六章談到教會與國家如何控制知識;第七章談到市場與出版界如何銷售知識;第八章,是讀者如何獲得知識;第九章談到除了信任知識之外,也有人懷疑知識的可靠性。
2.
作者詮釋方法
我們從作者的章節安排來看,可以知道他想要從歷史的脈絡來談到不同時代的知識體系如何被建構,在權力與知識的緊密關連之下,知識如何受到時代與社會環境的影響。但是從《牛頓是個小心眼》一書中所提到,牛頓與弗拉姆斯在學術上的衝突,這一部份的說明使我們進一步瞭解到學者為何會利用別人的研究成果,以及為何努力維護自己在學術上的地位,這一部份作者的敘述還不夠充分。另外,作者在科學革命時期知識的建構以及和權力的關係方面的敘述也略顯單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下您的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