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學以養心 亦所以養身


摘要:他(康熙皇帝)認為人凡事能夠順其自然,飲食有節、清心寡慾,對於身體會有所幫助。除此之外,努力求學可以養心,使自己鎮定、安寧心神,這樣也可以達到養身的效果。因為人的雜念不起,則人的情緒會比較平順,使人的氣血平和,也不容易得病,這樣人的內心與身體都可得到調養。



學以養心 亦所以養身
劉家銘






求學

        康熙皇帝雖然在8歲的幼齡就登上皇位,但是從小他就知道好學,負責教導學問的先生主要以講解儒家經典和史書為主,他認為史書讓我們在處理事務時可以明白得失,其次才是學習詩文。

        到了178歲時更是好學不倦,每日清晨4時,大臣還未上朝之前,就已先起床讀書,到處理完政事有空閒時,也抽空和老師討論學業,即使因為過度勞累造成身體不適,而有吐出的痰帶有血絲的症狀,也不曾中斷學業。

       他認為人在幼年的時候,因為心裏較無雜念,所以精神較為專一,隨著年歲增長,雜務漸多,讀書效果便不好。他舉自己為例,在幼年時所讀之經書,到560歲仍然不忘,但20歲以後所讀經書,如果幾個月之內沒有複習,就不復記憶,所以他以為人必須早學,但是老而好學者又比始終不學者強得多。

        他認為人們多少有不懂裝懂的毛病,但這不是一件好事,孔子提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所以他從幼年起,每遇到可以請益的人,必定虛心求教且牢記在心。

        康熙從幼年讀書,如果遇到有一個不懂的字,會反覆的推究與考察,直到完全明白文句的意思,不只在讀書這方面如此,在治理國家的事務上也抱持著這種態度。他在批改刑部的題本時,如果看到有錯字與文句不通之處就用硃砂筆加以校正、修改,他認為做任何事都不可以有怠慢的心。

        求學除了學得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明白事理,能夠使自己明辨是非,每遇到有疑惑的事情,能夠依據道理做事,所以他在學習聖人書時,對其中的道理便加以留心體會,而把書上的道理成為自己立身行事的標準,這樣遇到事情就能加以應用其中,而從自己親身的人生閱歷,也使自己更能體察、洞悉事物的道理。

治心

       康熙皇帝提到人們在待人接物、應付事情時如果時常抱持愉悅的態度,就會使事情較為順利,因為態度愉悅則人生善念,怒則動惡念。人如果心存善念,上天會賜與福報。

       他提到近代人持念珠念佛目的是為了使自己更為良善,但是如果沒有改掉自己內心的惡念,徒做手持念珠的形式又有什麼用。

        現在的人也把不吃肉當作是持齋,未能真正了解古人齋戒的目的,是為了要調整自己不正確的觀念,並且革除自己的不正當的念頭,這是古人每日要做的功課。而今人只在每月的某日做持齋的形式,就與古人齋戒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別了。

       尚書中提到寬恕因無知而犯的過錯,孔子提到有過錯而不改那就不對了,凡人誰能沒有過錯,如果犯錯能改就是重新做人,所以才可貴,如果能改過向善,那不論所犯的過錯大小,都不該在道德上予以歸咎和責備。

    人民的生計在於勤勞做事,勤勞所得可以供應人們的基本所需,且人生的財富與地位是有定數的,如果節儉而自足就可以保持幸福的生活,當官的人如果了解這個道理,就不會心存貪念,而知道要惜福守份,為人民服務,這樣他的幸福和祿位就能長保。

       雖然人的命已前定,他認為命由心造、福自己求,如果一味的聽信命運前定,反使人失志,不去試圖改正自己的缺失,以及努力行善修己。他認為人如果行善,命運雖凶險但可以化吉,人如果行惡,命運即使是好的,也會削減自己的福份,而走向厄運。

    他認為天下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要能忍耐一時,便能解決不必要的紛爭與衝突,他舉例在鄉里之間,人們常為了一些瑣碎的事情與不經意的戲語,而造成不必要的口角甚至是流血衝突,最後必須告官才能解決爭端。

    當康熙與皇子在一起休息談天的時候,常教導他們一些古人的善行善言,他希望皇子們回家之後,也能告訴他們的妻兒並且奉行。

養身

    康熙皇帝在盛夏的時候,也不貪圖涼爽打開窗戶吹涼風,這是他幼年養成的習慣,且古人也有提到「心靜自然涼」,此外,透過流汗可以把暑熱排出體外,他提到有些人貪圖涼爽使暑熱閉於腠理,到秋天便有腸胃不適的情形。

    康熙巡行到全國各地時,喜歡品嚐當地人供奉的當令蔬果,他認為年紀大的人飲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有益身體,這就是農人身體強壯,到年老時身體還是很硬朗的緣故。

    他認為人凡事能夠順其自然,飲食有節、清心寡慾,對於身體會有所幫助。除此之外,努力求學可以養心,使自己鎮定、安寧心神,這樣也可以達到養身的效果。因為人的雜念不起,則人的情緒會比較平順,使人的氣血平和,也不容易得病,這樣人的內心與身體都可得到調養。

(資料來源:清聖祖《庭訓格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下您的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