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宮崎市定〈從部曲走向佃戶〉摘要

宮崎市定從部曲走向佃戶摘要





作者在此論文常使用一種研究方式,就是「探索法律裡面隱藏著的意義,並從中引出當時的社會共識」,所以他的研究方法類似上次演講中的一位教授提到,把社會學方法與法律結合起來,用此一角度切入以探索古代社會面貌。

作者在第一段者要是在論證中國的奴隸不等同於西方奴隸概念,並比較出奴婢漢奴隸在中國古代,是不同的性質,也論部曲在本質上不同於奴隸,基本上部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投靠大地主,造成地位下降,失去平民身分,但還是擁有一些地主給予的權利,如組織家庭。並且說明魏晉時期土地並未均分,反而是“大土地佔有盛行的時代”,隨後歷代的改革,反而使此情形更嚴重。在唐代時,部曲雖轉換成官戶,但因地方政府為圖利自己,使官戶勞役更甚。

作者在第二段主要用證史資料對部曲名稱做考證,且得出部曲是有個人權利的,主要是要弄清楚部曲在那個時代的意義,也說明了奴隸部曲化是必然之勢。

第三段是要比較部曲和衣食客的不同,衣食客是賣身為奴隸,且會感謝恩主的養育之恩。並澄清食客並非奴隸,從衣食客的服役情況,他說明了衣食客不等同於奴隸,衣食客雖向恩主領薪過活,但能有自由勞動的時間。之後,作者也說明了部曲並非壓迫,如果單從階級鬥爭的角度研究是不對的,因為人們也不該忽視「延續數百年以至千年之久的、社會狀況沒有多大變化的安定局面」,從作者的一段話中,「從來學者們在討論部曲的時候,常有抱著一種先入為主的成見去解釋的傾向。這就是,歷史是階級鬥爭的連續,統治階層總是極力壓搾在他們勢力之下的群眾,而群眾則常以反抗運動來回答他們」,明顯的在講某史觀的學者,也說明了他們的史觀在世界史學界中還是備受爭議的,會扭曲了歷史。
作者在後來也論到部曲是當時的社會共識 ,他是由疏議這一向史料所隱藏的意義,並從中探討出當時的社會共識。

在文章的後半段,主要是論後來的政府也對此問題做了一些的改革,直到後來中國就走向消滅身分制的社會。在中世紀後莊園制度出現變化,佃戶制變成當時主流,主要原因是要適應生產方式及賦役制度的改變,當時的社會勞動力也不足,且當時宋朝強幹弱枝的政策,較不似前代依賴地主階級,使地主不再能保有絕對優勢,法律也不再保障地主,因而使部曲走向佃農,使農民重獲自由民的身分。

作者認為中國的奴隸問題早在宋代時已獲得解決,且奴隸本為良民,受雇傭而已,本來就希望回復其地位。而宋代科舉制度和財富流動造成階級流動,沒有法律約束的主僕關係,自然再也無法維持與繼續。

相關閱讀:


二、「部曲」之身分問題


目錄:讀書筆記




三國誌(粉好聽喔)


PS:這首歌好耳熟,在台灣的電台廣播中常聽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下您的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