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台灣第四波民主 相關 評論

台灣第四波民主 相關 評論


而現在正在進行中的第四次知識青年大集結。今天的馬政府乃是國民黨權貴子弟所講的「革新保台」的一代。它繼承了長期的歧視文化,又再加上新的學歷歧視,因而台灣人民以前都認為它們是優秀的,是有能力的。但舊政府演變到現在,已證明了:
(一)它對台灣缺乏了基本的認同,一個對台灣缺乏認同,對本地百姓缺乏了關心的政權,它當然不可能制訂出對的政策,不可能增加台灣人民的福祉。因此馬政府的無能主政,等於它是自動瓦解了國民黨權貴世代的「革新保台」的價值體系,台灣年青一代對本土的新認同因而出現並凝聚。
(二)馬政府繼承了台灣的「省籍歧視」和「學歷歧視」,這也是它敢於唬弄民眾,只靠文宣治國的原因。
當馬政府無能,影響台灣最大的這兩個歧視結構形同自然消失,普通人民的聲音開始抬頭。
台灣的民主進入了人民作主的階段。青年的一代已開始對民主的細部問題展開思考。
(三)由馬政府任內台灣的貪腐盛行,政商勾結共生,已使台灣青年的一代,對國民黨的統治結構有了更多的反省和覺悟,這對將來的民主深化將有極大的助益。


此次選舉,雖然事前預測已知國民黨情勢看壞,但結果揭曉,六都只剩一都,且原本被認為「躺著選」的那一都,也只是險勝,可謂一敗塗地、慘不忍睹,倒也令人有些意外。評論者多認為選戰中的激烈言論、太陽花學運、食品安全、十二年國教等等問題,讓民心思變。但愚見以為,這些都是表面問題,真正深層原因,是經濟牌完全失靈,社會瀰漫的仇富反商氣氛絕對是重要原因之一。
企業家與仇富反商階級對立,必然弱化台灣。而此風之飆漲,追根究柢,還是政府長期以來,採行相同的財經政策,貶抑勞動價值,偏愛資本家所造成。政府施政不論造橋、鋪路、維持治安、防疫消防,所需資源、經費,若主要都由勞動受薪階級負擔,社會仇富氛圍當然不斷升高。
台灣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政黨、財經官員及民代,在某些財團控制下,一直無法改變貶抑勞動價值的政策,導致仇富反商的種子持續發芽茁壯,而在此次選舉開花結果,也只能說是咎由自取了。

首先,台灣中間選民及年輕族群,對藍綠惡鬥已深惡痛絕,即使綠油油的南部,民進黨候選人也幾乎不提藍綠,任何激發藍綠對立的言論必然被選民唾棄,但藍營卻反其道而行,犯了大忌。此次選舉,少見藝人站台助選,恐是認為一被歸藍或綠,票房必失。演藝歸演藝、選舉歸選舉,也是好事。

再者,反商仇富心態瀰漫社會,此雖對台灣長期發展不利,卻是政府施政偏誤的結果。財稅政策有利炒房、炒股,黑心商人富可敵國,貧富差距加大,財富世襲為普遍現象,階級形成,基層民眾及青年族群有強烈的相對剝奪感,以至於「皇民說」未傷對手毫毛,「權貴說」卻傷筋動骨。停止發放退休軍公教年終慰問金一事,不知獲得多少路人喊讚,而頭腦不清的藍營,卻在選前說要考慮恢復發放,不知馬上得罪多少22K的打工族、派遣工及買不起嬰兒奶粉的年輕夫婦。


這次國民黨大敗,或許對台灣選舉文化的改革大有助益,花大錢買電視廣告、刊登報紙,找些天龍國的權貴上台大喊凍蒜,不如PO幾篇文章與網民交心。對不上網的中、老人也不再用老套,站在民眾這邊,誠懇的提出解決生活困境的法案,才是正理。綠營更應心知肚明,此次大勝,是因為國民黨太爛,並非自己有什麼高明的政見或施政方針,若仍然效法國民黨,在財經政策上仍與阿扁時代相同,一再向財團靠攏,則絕非國家之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下您的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