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弟子規-中華倫理道德的教材

弟子規 
-中華倫理道德的教材


弟子規讀誦

熟讀背誦以後,關鍵要在生活當中時時提得起來,要落實到我們自己的生活行為當中,這才能夠有受用。(鍾茂森博士)

弟子規簡介:

        《弟子規》這本書的作者,根據清史的記載,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秀才叫做李毓秀先生,先生根據《論語》的教導編成一本叫做《訓蒙文》來訓導兒童,後來經過清朝的賈存仁先生改編,把這本書改名為《弟子規》。

        《弟子規》是根據《論語》裡面孔子說的一句話,「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根據這句話來做為總綱編訂的。(鍾茂森博士)

現代人為何要學習弟子規?

幸福成功的根基《弟子規》學習心得  鍾茂森博士主講

內容節錄

《禮記.學記》這篇文章就講到「建君民,教學為先」
《大學》上講「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古聖先賢教誨我們,要真正做到和諧,怎麼做?就是要反求諸己,錯誤都是我的,哪怕是對方有錯,還是要把錯誤歸到自己,過要歸於己,功要推給人,這樣就能夠把一切的矛盾、對立衝突化解。

        道德兩個字,道是本體,德是現相,它有形相出來,為什麼?因為動了。我們說心不動的時候就跟道合而為一,心一動,一個念頭起來,這就有形相,這就有德了,而這個德與道相應,跟道相合。我們沒有辦法見道,但是我們能夠見德。什麼是德?最平常的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這個德我們能見得到。

        只要循著這個德來生活,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做個有德的人,我們必然有機會去見道。

       所以《弟子規》可不能小看它,小的方面能幫你得到幸福人生、成功事業,那都是小的,大的方面來講,幫助你成就聖賢。

        古人把道德進行了歸納,歸納成八種,叫八德,所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一種八德的說法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兩種說法把它匯集在一起,去掉相同的字,可以說有十二個條目,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條都是我們應該具有的德行、人品,這些都是《弟子規》裡面教導的內容。

        如果真正懂得孝的道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不是難事,我們現在講和諧社會、和諧世界,這叫治國、平天下,只要以孝來治理天下、來對待世界各國,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並不難實現。

        比如說我學儒家,先學《弟子規》,《弟子規》沒學好、沒做到,我不能夠換門,不能夠換科目,一定要把《弟子規》做到我才能換第二個科目,這叫專。《弟子規》做到了,再學《論語》,《論語》是孔子的言行,我要學的跟孔子一模一樣,《論語》才能學畢業,沒有學得像孔子一樣我不改變科目,一遍一遍的學,學了之後跟人家講,邊學邊講,教學相長,這樣子學就快了。

        所以要知道,功名富貴,我們說一生的吉凶禍福,其實都是要靠自己去創造。自己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修養自己的厚德,我們福分就會愈來愈大,幸福人生、成功事業能做到,乃至於最後成聖成賢都不是難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下您的任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