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2014 服貿 相關 評論

2014 服貿 相關 評論

楊志良:總統還是沒搞懂


政府不斷對富人降稅,富人又把錢拿去炒房、炒股,所得幾乎不用交稅,老子買賓利,兒子開藍寶堅尼,豪宅越來越大越奢華,一買就好幾棟。資本主義的美、日資產稅至少1%,更遑論北歐福利國家,但台灣房屋稅加土地稅不及實價千分之一,漲價幾乎不用交什麼稅,因此在台灣炒房比辦什麼企業都好賺。台灣目前將近有一百五十萬戶空屋,但房價不斷上漲,勞工薪資又倒退16年,630歲以下年輕人月薪不到三萬。供應過剩,購買力下降,價格反而上升,出現這種矛盾現象,一般人不用大腦也看得出來一定哪裡出了問題,為什麼馬總統偏偏看不出來?

台灣不但教育階級化,所得、財富、消費都高度階級化,階級對立不是哪個人在搧動,而是政府在建立階級。面對前途茫然,有高度挫折及相對剝奪感的年輕人,總統大可不必再解釋服貿怎麼好,只要保證通過之後能像韓國一樣,大學畢業生起薪就是今天的二、三倍,不論白箱還是黑箱作業,服貿一定順利通過。馬總統至今仍沒搞懂他錯在哪裡,服貿怎麼過?

楊志良:總統真可憐?


為了進入全球市場,台灣必須跟其他國家簽訂各種貿易協定,讓別國不抽台灣產品的稅,增加競爭力;但相對的,我們也必須撤銷對傳統產業的保護,放棄對某些進口商品抽稅,作為交換條件。因此可以說,那些擴展了全球市場,大賺特賺的優勢產業,是犧牲了弱勢產業所換來的。但我們不妨看看他們是如何回報台灣,回報被犧牲產業的?數十家年度盈餘(不是營業額)百億的企業,實質稅率是個位數,近五年全台資產增加24兆,其中17兆幾乎不用交稅。大老闆們買帝寶一次可買六、七戶,然後放著等它漲價,漲價賺的錢又幾乎不用交稅。
 最最重要的是,他(李顯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訴人民,政府的治國理念正在轉變,並且已經根據新理念重新制定民生政策,為人民解決問題,讓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縮小貧富差距。未來將全力加強建構社會安全網,包括對空巢老人提供醫療補助等照顧、增加2萬托兒名額以協助媽媽、照顧低薪家庭、提昇對年輕人的就業輔導。他也不說大話,勇敢承認這些問題光靠政府力量絕對不夠,所以要具體促進家庭、社會和政府間的通力合作,以解決全球化及科技快速發展的挑戰。最後,他又借了兩首歌做結:大家可以期待「明天會更好」,因為「我們就在你左右」,令人動容。

楊志良:學生可以更偉大


目前政府又小又窮,因此無能提升對教育、研發、基礎建設的投資與照顧弱勢。因此學生若能倡議稅改,提出企業盈餘最低稅賦至少10%(營利事業所得稅為17%,甚多財團獲利實質稅率幾乎為03-5%);比照美日等國房屋稅為實價1%(目前台灣只約千分之一、二而有利於炒房),以公平合理增加稅收,用以改善教育、增建社會住宅、增加公費幼兒園及托兒所名額、辦理長期照護保險;公教退休18%至少降為12%以挹注勞保基金等,對財團、政客與不當利益把持者提出反制,以增進社會正義,則對社會改革必然貢獻鉅大,學生們的訴求在情、理上可大幅提升,必然獲得廣泛支持。再將抗爭場地移至自由廣場,如此情、理、法兼顧,學生運動可有更大火花及能量,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柏鋒 給學生的一封信:為什麼你該去參加學運?

如果你有關心,你會知道這次學運已經展現了世代之間的巨大差異。你可以去看看立法院過去開會的錄影記錄,有人用過心智圖嗎?但是學運用了。你也可以去看看過去政府除了做出「經濟動能提升方案」或科技部官網這些除了被拿出來笑以外,完全沒有其他效果的作品,到底還會些什麼?可是這次學運卻懂得用上黃金圈理論。甚至,還有人把學運透過商業模式畫布進行分析。




南方朔:對馬政府劃下紅線


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及其執行,過去五年多裡,都是政府說了算,人民無法聞問,反對黨和國會也無法監督。在政府的一意孤行下,不但台灣的主權日益剝落,台灣的經濟也一步步被框進了中國市場中,它造成台灣產業、技術、人力和資金的大量流出。台灣經濟已進入「依賴而不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重已高達52.9%,這證明了台灣產業和就業機會的空洞化。雖然還是有許多台商賺到錢,但那是以台灣在地的凋蔽為代價的。到了今天,馬政府還要硬推服貿協議,真不知要把台灣搞到伊於胡底!

馬英九為了選舉,早已把台灣內政中國化,用中國來恐嚇台灣選民,王郁琦現在去訪中,就有去討救兵的可能。當然要替他劃線。而且我認為,不能只有這次劃紅線,更應該:
一,強化國會對兩岸政策的監督,不再讓馬政府一意孤行,傷害到台灣的核心利益。立法院長王金平主張應有常態性的「立法院兩岸事務因應對策小組」,這是正確的主張。
二,幫立法院強化兩岸政策的例行性監督,這是使得政府這個輪子加上鐵鏈,使它不致亂跑而翻車,近年來政府出了大紕漏的部門,如國防部、外交部、經濟部、內政部可能已有必要由立法院強化監督,一定要國民黨立委自我改變,找到國會自主的角色,拒絕再當橡皮圖章護航派。如果立法委員不能揚棄自己的黨派性,找到自主的監督制衡角色,那麼台灣的民主就永遠走不出行政獨裁的陰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下您的任何意見